时间:2022-11-24 16:56:48 | 浏览:166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车企对于锂矿资源的争夺战在不断升温。
11月7日,广汽集团公告,子公司广汽部件与东阳光子公司狮溪煤业、遵义能源签署《合资合同》,拟在贵州省遵义市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作为从事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铝多金属(锂资源)矿床矿产资源的探矿权获取、矿产地质勘查,以及后续采矿权获取等业务的唯一主体。
对于此次向上游“抢矿”行动,广汽集团表示:“本次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在锂电新能源上游原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提升公司在关键零部件领域的供应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而除了广汽集团之外,已经有众多汽车企业开始了对上游锂矿产业的布局。
众车企抢夺锂矿资源
10月中旬,有消息表示蔚来汽车将布局上游锂矿产业,称蔚来计划投资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矿石开采公司,总金额最高或超过6亿元。获得融资后,这家公司将加快其阿根廷锂项目的开发。对此,蔚来也做出了回应,称会针对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相关的上游进行评估和布局,保障长期竞争优势。
目前,蔚来的电池供应商主要是宁德时代,蔚来董事长李斌表示,蔚来面向大众市场的新品牌产品将搭载其自主生产的电池,预计2024年下半年实现交付。这也意味着,此后蔚来将不再使用宁的时代德电池转而使用其自主研发的电池。
8月15日,比亚迪与宜春市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比亚迪拟在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这是比亚迪被传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之后,在锂电池自建自产上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年6月,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也与国内锂矿巨头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在锂资源、锂盐供销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长城汽车还曾通过投资澳洲锂矿公司Pilbara Minerals,获得了一些锂矿产品的包销权。
包括马斯克在内,都在积极布局锂矿产业。今年4月,马斯克表示,因为制造动力电池的必备材料锂金属价格暴涨,特斯拉可能会亲自下场开采锂矿。今年6月份,特斯拉与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Lithium签订供货协议,称其旗舰项目Finniss的关键电池原材料锂辉石精矿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发货。
此外,包括宝马、大众、通用汽车、福特、雷诺、丰田、等众多汽车大厂,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初以来,这些企业对电池上游原材料的投资已经达到21项,其中有16项投资于锂行业。
提升供应链话语权
而车企积极布局锂矿产业的背后是电池原材料的涨价导致电池价格的飙升。
从2021年开始,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就开始一路飙升,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涨了10倍。今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高达51.7万元/吨均价。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11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57.6万元/吨,当日上涨0.35万元/吨。而这一价格是2020年6月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1万元/吨的13倍。正如此前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公开表示,锂价格已经达到了疯狂的水平。据业内人士预测,碳酸锂价格高企的局面至少将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21.6%。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上游原材料的持续涨价,不断挤压下游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多数利润被原材料吞噬。7月份,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对外表示,车企在为电池厂“打工”。但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却表示:“我们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也是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真正的利润去哪了,大家自行想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宁德时代总营收2103.4亿元,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只增长了1倍多。
另一边,2022年前三季度,锂矿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天齐锂业营收246.46亿元,同比增长5倍多;净利润159.82亿元,同比增长近30倍。同期,赣锋锂业营收276.12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净利润147.95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盛新锂能、天华超净、永兴材料、藏格矿业、雅化集团、中矿集团、江特集团等锂矿公司,都实现了4倍以上的净利润增幅。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今年电池和整车厂业绩显著,最终却都是在给锂矿“打工”。汽车行业分析师徐嘉平对记者分析表示:“目前市场所能供给的锂盐材料总量相对固定,但中下游的需求却还在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将持续。”
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车企利润遭严重挤压,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上游产业链。“车企向上布局电池领域,旨在增强产业链话语权,有利于保障电池供应及降本增效。” 徐嘉平表认为。正如蔚来汽车的观点:入局锂矿能够让蔚来保持竞争优势,在供应链方面更有话语权。
但也有业内观点认为,锂电池依然是技术密集型领域,生产和技术经验等都是关键,寻求进入锂市场的新生产商会面临很多壁垒,车企也不例外。因为对于整车厂而言,无论是自建电池厂还是开采锂矿,均非其专长领域。
“车企布局原材料领域,短时间内虽然不能实现降本增效,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有利于其后续供应链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汽车行业分析师田力认为,“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这场庞大的原材料和主导权混战,将会愈加激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情理当中,预料之外。11月3日早盘,业内传出消息,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这三家公司,涉及中矿资源旗下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盛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车企对于锂矿资源的争夺战在不断升温。11月7日,广汽集团公告,子公司广汽部件与东阳光子公司狮溪煤业、遵义能源签署《合资合同》,拟在贵州省遵义市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作为
今年10月份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不断走高。11月4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涨2500元/吨,均价报57.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3000元/吨,均价报56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上涨,近年来多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走高,电池成本价格也持续在上涨,如今更是涨到了新高度。据上海钢联11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2500元/吨至59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上涨,让上市公司纷纷布局“锂矿资源”
11月22日,吉翔股份(603399)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峰等与投资者在线展开交流。吉翔股份目前主营业务为锂业和钼业。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1.47
一、锂资源供给端澳洲锂矿、南美盐湖为全球供应主要来源。锂资源供给端集中度偏高,凭借资源和先发优势,澳洲矿山和南美盐湖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主要供应者,供应了约80%原料(锂辉石矿和盐湖卤水)。根据USGS估算2021年澳大利亚占全球锂矿产量55%
智通财经APP获悉,加拿大工业部近日表示,要求三家中国锂矿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投资。此次事件增加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布局锂资源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以美国、墨西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纷纷将锂列为战略性资源。此外,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欲打造
11月3日,加拿大工业部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盛泽锂业国际有限公司以及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等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其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焦艳丽 陆肖肖 北京报道锂矿资源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当地时间11月2日,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锂矿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投资,涉及企业包括中矿资源、藏
锂矿争夺长级!三家中国锂矿公司国外受限。受此影响,国产锂矿概念股,西藏城投,西藏珠峰,川能动力,盐湖股份等大涨。当地时间11月2日,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这三家公司分别是:中矿资源
人在家中坐,祸从国外来,一觉醒来,中矿资源遭遇突发大利空!中矿遭遇突发利空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2日,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这三家公司分别是:中矿资源旗下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
11月3日盘前消息,加拿大政府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在加的锂矿资源,这三家公司分别是属于中矿资源、盛新锂能和藏格矿业的子公司;受消息影响,中矿资源开盘跌停,盛新锂能和藏格矿业开盘即下跌,随后短期回涨,截至3日下午收盘,三家公司当日涨幅分别为-
在“碳中和”背景下,锂作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元素,被定义为新能源时代的“白色石油”。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锂盐价格持续走高,锂矿资源也变得异常紧俏。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海外的锂矿资源呈现收紧状态,而我国生产的锂电池
最近的例子就是,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中矿资源、盛新锂能以及藏格矿业,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锂矿受限的潜在影响有:首先后续中资企业将很难再从西方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轻易获得锂矿资源。其次意味
智通财经APP获悉,加拿大工业部近日表示,要求三家中国锂矿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投资。此次事件增加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布局锂资源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以美国、墨西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纷纷将锂列为战略性资源。此外,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欲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