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7:11:08 | 浏览:213
废除“35号文”,让我国矿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看来,是我国矿业走出“寒冬”的重要一步。当前,在全球矿业有所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矿业在处理好环保与开发关系、扭转找矿思路的基础上,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自2013年以来,矿业“寒冬”已是业界共识。而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似乎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状。我国地勘投入持续下降,矿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矿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此,《中国黄金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希望通过院士的把脉,让我国矿业的“春天”早日来临。
“虽然当前我国矿业形势依旧严峻,但是在矿产资源法把‘35号文’废掉、国家像解决‘猪肉涨价’一样解决了环保问题后,我国的矿业形势就会发生转变。”毛景文说。
在毛景文看来,这个时间不会太久,或许就在2021年。
“35号文”亟需废除
“其实国外矿业形势在2016年就已经反弹复苏了,表现为矿业投资的增加。但是中国仍然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而‘35号文’是主要原因,必须尽快废除。”毛景文一针见血地指出。
“35号文”是指2017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制定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办法针对“矿业权出让收益”如何征收制定了具体措施。“35号文”一经发布,就在我国矿业界引起轩然大波。2019年,中国工程院35名院士联名写报告给国务院,反映权益金问题,希望国家按照矿业实际情况对权益金制度作出修改。毛景文亦对“35号文”持反对态度。
毛景文说:“投资有风险,刚勘探完就要交全部资源储量的权益金,而且要一次性交完,这让许多矿业企业难以承受。比如说,一个金矿经过勘探后获得资源量100吨,实际上能开采的可能只有80吨,但是必须要缴纳100吨的权益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此外,毛景文强调,“35号文”的不合理之处还在于矿业权是可以转让的。但是,由于矿业企业早已经缴纳了全部的权益金,如果转让矿业权,剩余资源的权益金就等于白交了。矿业企业也因此难以有转让矿业权的操作。这相当于把企业与矿山绑到了一起,非常不利于矿业市场的发展。
“必须要废掉‘35号文’,这样我国矿业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毛景文说。
环保是个管理问题
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如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环境保护税法》、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矿山的环保工作成为越来越影响矿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毛景文认为:“环保优先是对的,但是不能简单理解为要对所有的矿山都得‘一刀切’。”他指出,远古时期都是绿水青山,但是那时的人类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为了狭隘意义上的环保放弃发展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地方政府对环保进行‘一刀切’、环保政策没有边界,使得矿山企业无法生存、矿业无法发展,那么就是矫枉过正。”在毛景文看来,环保其实是个管理问题。有了具体的环保标准,矿山企业要做的就是通过管理实现环保达标。
最近一段时期,自然资源部连续出台了《绿色地质勘查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等文件,让我国矿业的环保标准更加全面、规范。毛景文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对于矿山环保工作的重视。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制定更多的标准规范来推进矿山环保的管理。
据毛景文介绍,国外也是非常重视环保问题的。为了抵消环保投入,对于很难获得高额利润的中小型矿山,他们大多选择不开发。即使是已经开发的矿山,国外矿业公司也是根据矿山所处的实际环境,选择不同的环保管理模式。“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矿山,环保管理很严格;位于沙漠、戈壁滩地区的矿山,他们会遵循自然规律,觉得没必要在这里建绿色矿山。”他说。
自2016年埃尔拉多黄金公司退出中国以来,目前没有一家在中国境内投资黄金矿业的国外企业。在毛景文看来,这其中的主要因素是环保政策的日渐收紧。同时,这也是埃尔拉多退出中国的重要原因。毛景文认为,生态环保和矿业开发不能矛盾对立起来,而应该通过管理,实现环保与开发的和谐统一。
更应重视浅部资源勘查
我国许多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很高。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80%以上。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钴、镍、铍、锆等17种矿产是我国所短缺的。这17种矿产的国内产量供应远小于需求,需要通过国际市场解决。铍、锆更是中国严重短缺的矿产,资源少且潜力低,国内消费80%以上的铍和97%以上的锆均来自国际市场。虽然中国锂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需求增长过快,国内供应远远无法满足需求,70%以上依靠进口。
在毛景文看来,为了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应该大力推进地质勘探,但我国在地质勘探方面存在着误区。一方面,不应该进行深部找矿,因为深部资源开发成本高、风险大、技术要求高,许多矿种的深部资源没有开发的价值。“矿产资源是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不能带来利润的就是废石。”毛景文说。我国许多的金属矿都在1000米以深,但是只有部分大矿、富矿才能开发利用,因此深部探矿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毛景文表示,地表仍然有找矿潜力。在国外,勘查人员大量用航空遥感无死角地对地表进行勘查,而一般不进行深部找矿。“国内因为深部找矿的误区,对于航空遥感需求很低,造成我国无法实现地表的无死角勘查,实际上浅部还有大量的区域没有勘查清楚,这里才应该是地质找矿的主要方向。”毛景文说。
他认为,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不存在大宗矿产资源不足的情况,但是这需要转变深部找矿的思路,将找矿方向转向浅部。
来源: 中国黄金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